电气工程教研室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电工教研室,是太阳集团游戏城旧版138成立最早的教研室之一。成立之初,主要承担全校非电类各专业“电工电子学”类教学任务。自1998年太阳集团游戏城旧版138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来,教研室获得了长足发展,2016年被确定为“太阳集团游戏城旧版138标准教研室”。教研室现有教师 16人,其中教授4人,副教授4人,博士2人,在读博士3人。承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全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、自动化和计算机专业部分专业课程、以及全校工科非电类各专业“电工电子学”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。
教研室以教学工作为中心,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,近年来在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各方面勇于改革创新,特别是在探索实施MOOC、SPOC、翻转课堂、雨课堂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面改革成果显著。近三年,教研室教师承担课程建设项目10项,其中“电工电子学”为省级精品建设课程,“电子技术”和“电路原理”为校级一类建设课程。承担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教研项目2项,校级教研、教改项目9项。发表教研论文12篇。
教研室组织和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科学研究工作,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。近三年,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,横向课题3项。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其中SCI收录8篇,获批发明专利3项。
近三年,教研室教师获得教学科研相关奖项21项,其中国家级3项、省级11项、校级7项。
培养目标:
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,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品德修养;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、扎实的电气工程基础和专业技能;富于创新精神、工程实践能力强;具有较强的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;能够在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、自动控制、工业过程控制、电力系统、电机与电器、电力电子技术、检测与自动化仪表、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,从事工程设计、系统分析、信息处理、科学试验、研制开发、经济或科技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、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。
专业定位:建设成为学科专业特色鲜明,具有地域特色的一流学科,培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。
培养要求: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、电子技术、电力系统、继电保护、控制理论等基础理论,
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(1)知识要求:掌握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;掌握本专业必须的电路理论、电磁场原理、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、自动控制原理、计算机技术基础、信号分析与处理等基础理论,以及电机学、电力系统分析、继电保护、电力电子技术、高电压技术等专业知识。
(2)能力要求: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系统与设备的分析、实验、科技开发与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;具备对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相关系统与设备进行分析、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。
(3)工程要求:受到电路技术、电子技术、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的应用、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;了解国家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领域生产、设计、研究与开发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。
学制与学位:
本科标准学制四年,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
核心课程:
电路原理、电子技术基础、电机学、电力电子技术、电力系统分析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、发电厂电气部分、电力拖动与控制、高电压技术等。
主要专业实验:
电路原理实验、电子技术基础实验、电力电子技术实验、电力拖动与控制实验、综合实验等。
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:
包括工程训练、认识实习、电子工艺实习、生产实习及部分核心专业课程设计、毕业设计等。